排便困難我會怎麼吃?

排便困難我會怎麼吃?

LuanShih Jan |

幾乎我認識的每一個漂亮瘦女生都有排便困難的問題。這種事很少拿出來講,但好像蠻多人都深受困擾。我從來不覺得這是個問題,直到之前低醣飲食的時候,意外了解這件事情的緣由。今天就來聊聊:如果有排便困難,我會怎麼吃。

排便困難通常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「沒東西可以拉」,一種是「排泄物太乾卡住了」。

第二種比較偏急性狀況,最急最快的方式得靠灌腸。但如果你是經常覺得「大便又硬又難出來」,那重點是——平常水和油吃不夠。

對,大眾媒體一直叫人少油少脂,但他們不了解漂亮瘦女生的煩惱。事實上,適量好的油脂和足夠的水分,是讓排泄物不乾硬、比較好排出的關鍵。

但最常見的狀況,其實是第一種:沒東西可拉。

尤其是漂亮瘦女生,為什麼?
因為吃得少,所以產出的也少啊,邏輯超簡單。

那怎麼解決?當然可以靠「多吃一點」這種X話解決。但如果想要保持原本的熱量,但卻增加排便量的話,可以靠改吃對的東西。特別是非水溶性膳食纖維。很多標榜高纖的食物或飲料,都是加水溶性膳食纖維,那東西不會增加糞便量。
 
這裡就遇到問題了:
 
要吃進夠多的纖維,又不能爆熱量,真的很難。因為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主要來源就是碳水,包括五穀飯、全麥麵包、燕麥、蔬菜、水果。

五種食物裡有四種是高熱量與高糖分的產物,如果同時在執行減醣、低碳水、或高蛋白飲食,那這些食物,就會跟你的飲食目標互相衝突。
 
像一顆蘋果只有2克纖維,但含糖量高達19克。你吃三顆,纖維還沒補到所需的一半,糖已經爆了一天的上限。燕麥或是全麥麵包都是很不錯,不過如果在減醣的話,通常也會想要避開這些澱粉食物。
 
以我自己來說,只要一天能吃到14克纖維,大概兩天排便一次沒什麼問題。
國外有些建議說看體型要吃到20克、25克甚至是30克以上,那個量我自己吃過是覺得...肚子每天扛一堆纖維有夠累的。
 
14克纖維又沒甚麼額外熱量是甚麼概念?最常見的來源差不多是超市那種一包 $30 幾的蔬菜,要吃「四大包」。

不是全家分著吃這些菜喔,而是分兩餐「一個人一餐吃兩包」,現實嗎?多數洗菜籃和鍋子根本連裝都裝不下。
 
回歸正解:蔬菜是最理想的來源,幾乎沒有熱量,又富含「非水溶性」膳食纖維(這才是能增加排便體積的纖維)。
 
但問題又來了:蔬菜處理起來很麻煩,外食沙拉更貴。例如美式賣場的一碗沙拉才3克纖維,你每天要吃四碗才達標。而且要記得,吃沙拉不能加醬,加了醬一碗900大卡,熱量爆棚!


美式賣場的沙拉兩盒的菜量差不多6克膳食纖維

 
所以,有沒有什麼方法:能幫助排便、控制熱量、不爆預算、還能補到營養?這時候,我自己都會吃自家產品「宅時光|超級包」。


 
每包含7克膳食纖維、搭配15克蛋白質,還補進了平常不容易吃到的:維生素D、Omega-3、鈣、鎂、酵素等關鍵微量營養素,都是台灣人常常缺乏的營養素。
 
只要配一瓶超商豆漿,搖一搖、插吸管就能喝,


一餐大約80幾塊,飽足感大概是吃了鐵板麵或羹麵加超商飲料的飽足感。能做到一堆兩倍價格的沙拉、木耳飲都做不到的事。我認為這是增加糞便量最快最簡單的方式,不需要備餐,搭配超商飲料就好,預算也不會爆表。

這也是「宅時光」一直在做的事:讓營養更簡單。

營養的事情,很多人都會說大方向,但卻很不具體,不具體到,每句話聽起來都像早睡早起身體好的X話。例如下面是我搜尋的「如何增加排便」的截圖。

我們做的就是讓營養更簡單,一包含7克膳食纖維,而且是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在裡面。實務上很多人一整天都吃不到這個量,例如某個女生一天吃了火腿蛋三明治、水餃十顆、晚上吃滷味有肉、豆腐和一份菜。這樣子三明治1.4克、十顆水餃1.4克,晚上滷味有1.5克的纖維就很了不起了,總計下來一天只有吃進4.2克的膳食纖維。這麼少的纖維攝取量,常常沒東西可以拉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。

超級包+豆漿直接抵上面吃法兩天的攝取量,還同時低醣、低脂、低鈉,用一半的熱量增加一倍的排便量與蛋白質,怎麼算都超級划算的食物好選擇。誠意推薦🙂

超級包產品連結<<點我